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新闻热点

品味千年古籍《吕氏乡约》的道德标准与教化理念——“乡村学经典研究”第二讲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专业课“乡村学经典研究”第二讲《〈吕氏乡约〉:传统美德与礼制典范》开课。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农科院原党组书记、乡村振兴学院院长张合成研究员授课。中国农科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所长胡向东、农民日报记者杨钰莹现场观摩。

1.png

《吕氏乡约》由陕西省蓝田县吕家兄弟四人(古称蓝田四吕)编纂而成,被钱穆先生赞为中国人的“精神宪法”。中国农业科学院将这部千年古籍纳入“中国乡村学经典研究”专业课,让千年古籍在新时代农业科研国家队得到传承。课程采用“现象导入+经典诵读+思辨研讨”教学模式,以北宋《吕氏乡约》著作为蓝本,结合杨开道《中国乡约制度》、牛铭实《中国历代乡约》以及政协蓝田县委员会《吕氏乡约溯源与传承》等书籍,通过对经典著作的原文解读,张合成着重向同学们阐释了《吕氏乡约》的基本理论、基本功能、基本内涵、传播理念、教化方式,以及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等重点内容。

本次课程通过古今对话、理论实践交融的创新设计,既深化了研究生对传统乡约精神的理解,也为赓续农耕文化、实施文明乡风建设工程以及乡村治理现代化研究提供了历史镜鉴。本次课堂气氛活跃,研讨热烈,展现出新时代农科学子扎根乡土、解码传统的学术追求,为创新乡村人才培养模式作出有益探索。

中国农科院2024级农业经济管理、乡村振兴理论与政策等学科博士生上课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