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新闻热点

探究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的乡村社会发展理念——“乡村学经典研究”第三讲

4月3日,中国农业科学院专业课“乡村学经典研究”第三讲《〈乡村建设理论〉:乡村文化与社会重建的历史探索》开课。中国农科院乡村振兴学院党委书记、研究生院党委书记姜梅林研究员授课。中国农科院乡村振兴学院院长张合成研究员、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李秉龙教授、中国农科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吴敬学研究员现场听课。

1.png

梁漱溟的《乡村建设理论》是中国近现代思想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理论著作,集中体现了“乡村建设学派”的核心观点。该著作于1937年出版,系统梳理了中国社会危机的历史文化根源,并提出一整套以乡村为中心的社会改造路径。本次课程围绕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展开,结合“乡村社会的基本结构为何以伦理为本位?”“职业分立如何影响政治秩序的形成?”等问题,引导学生深入研读关键章节,系统梳理书中的基本概念、逻辑结构与实践设想。姜梅林逐一讲解书中关于文化失调、社会组织构造、教育功能、政治整合与经济路径等核心内容,引导学生就“教育是否可以引发社会整合”“乡村建设如何从文化出发建立制度逻辑”等问题展开讨论。课堂氛围活跃有序,体现出同学们对乡村社会、文化传统及其制度演化的浓厚兴趣与深入思考。

中国农科院2024级农业经济管理、乡村振兴理论与政策等学科博士生上课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