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教学培养» 教学信息

2024-2025学年春季学期“自然辩证法概论”(1-2班)课程说明

一、课程分班

  本课程分为1—4班共四个课程班级,每班授课16学时(4周),每班限选270人。每位同学须严格按照选课班级进行课程学习,不得调换时间与教室系统选课截止时间为20252  2324:00

二、授课方式

任课教师按教学安排授课,包括考勤、随堂测验、答疑、讨论等,请同学们于每次课前务必认真预习教材相应章节的内容按时参加课程学习并完成教师布置的相应任务。

系统选课后,请尽快加入微信群,并将昵称修改为“学号后4位+姓名”。

图片1.png,,,.png  图片1.png。。。。.png


三、教学安排

课程1班

课次

日期(星期

上课时间

上课地点

主讲教师

授课题目

1次

2月17日

8:00-11:40 

一教

蔡晓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

2次

2月24日

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

3次

3月3日

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

方法论

4次

3月10日

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

社会论


课程2班

课次

日期(星期

上课时间

上课地点

主讲教师

授课题目

1次

2月18日

8:00-11:40

一教

蔡晓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

2次

2月25日

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

3次

3月4日

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

方法论

4次

3月11日

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

社会论

四、课程考核

)考核方式

课程考核由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两部分组成:

  平时成绩考勤、随堂互动、提问题(40%)。

  期末成绩:课程论文(60%,论文模板详见附件),主题是“自然辩证法在(本专业/领域)研究中的方法论意义”,字数要求为5000字。论文提交电子版(Word格式),论文命名格式为“学号+姓名”(详细要求见附件1)。

)注意事项

论文提交截止日期为4月1日,分别由各班课代表收集。具体提交方式另行通知,请及时查看班级微信群的通知)

特别提醒:敬请尊重学术规范,期末论文严禁抄袭。论文内容查重比例达到15%或经任课老师判定存在抄袭现象,本课程成绩记零分,并按有关规定给予学籍处分!

五、课程教材与参考书

)课程教材

殷杰、郭贵春.自然辩证法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20年第2版.

)参考书

恩格斯.自然辩证法.人民出版社,1984.

于光远著,任定成编.中国的科学技术哲学:自然辩证法.科学出版社,2013.

龚育之.自然辩证法在中国.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刘大椿.“自然辩证法”疑难解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刘大椿.自然辩证法概论(第二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