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专题专栏» 40周年院庆» 院庆动态» 院所风采

中国农业科学院上海兽医研究所

发布时间:2019-10-09 来源: 作者: 浏览量: 打印本页

中国农业科学院上海兽医研究所的前身为中国农业科学院家畜血吸虫病研究室,成立于1964年10月。1982年2月更名为中国农业科学院上海家畜血吸虫病研究所。1989年7月更名为中国农业科学院上海家畜寄生虫病研究所。2006年3月更名为中国农业科学院上海兽医研究所,加挂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上海分中心牌子。

 现有职工150名,其中科研人员85名,管理人员18人(含双肩挑),支撑和服务人员11人,研究员32名,副研究员29名,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占科研人员的84%。入选人事部百千万工程和神农计划2人,中华农业英才奖获得者1人,上海市十大科技精英获得者1人,全国农业科研杰出人才2人,国务院政府特贴专家3人,中国农业科学院杰出岗位人才15人(一、二、三级),省部级中青年专家5人,上海市领军人才6人,闵行区拔尖人才和领军人才24人。

 研究所从国家畜牧业发展战略的需求出发,主要开展动物传染病、动物寄生虫病和动物药物研究。目标是针对严重危害畜牧业生产的畜禽疫病和人畜共患病,开展前瞻性、关键性的预防控制技术及其基础理论研究。主要方向任务是:以危害严重的猪、禽传染病、动物寄生虫病、人畜共患病和兽用药物等为研究对象,开展病原生物学、分子流行病学、病原感染致病与免疫机制、诊断及防控技术等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研制开发安全高效的新型动物疫苗、治疗药物和新制剂、快速简便的疫病诊断技术及制剂,为畜牧业健康发展和人类健康提供科技支撑。2013年10月正式加入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设有10大创新团队:动物血吸虫病团队、动物原虫病团队、猪病毒性繁殖障碍综合症团队、猪呼吸道传染病团队、水禽病毒病团队、兽用抗感染药物团队、畜禽细菌性传染病团队、动物流感病毒病原生态学团队、动物源性病原与食品安全团队和小动物传染病团队。

 依托研究所建有国家家禽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国家动物血吸虫病参考实验室、农业农村部动物寄生虫学重点实验室和农业农村部兽用化学药物及制剂学重点实验室,是中国农业科学院与上海市人民政府合作共建的上海国家动物医学研究中心的依托单位,是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公共卫生学分会、农业部血防专家咨询委员会的挂靠单位。

 1981年,我所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首批硕士学位培养点,1984年被批准为博士学位培养点,1999年建立博士后流动站。现有博士生导师23人,硕士生导师36人,拥有博士学位的导师51人。近10年来,研究所老师和学生共获得各类奖励455人次。2007-2013年,连续7年获得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研究生管理先进集体,2018年1名留学生获得中国政府优秀来华留学生奖学金,1人获得第七届全国兽医专业学位研究生优秀学位论文奖。自培养研究生以来,共培养研究生807人,硕士研究生694名,其中联合培养439名,博士研究生113名,其中联合培养32名。目前在校博士研究生55人,其中国际留学生19人,联合培养7人,在校硕士生235人,其中联合培养硕士生115人,为社会培养了大量的优秀人才。

 建所以来,我所获各项科研成果奖励67项,其中国家级2项;获得国家发明专利113项,其中获得美国和日本授权专利各1项,软件著作13项,获得国家标准8项;获得国家新兽药证书11项,获得转基因安全证书9项;出版专著76部,发表论文2900余篇,其中发表SCI文章861篇;“农业血防综合治理新技术”荣获寄生虫领域第一个国家科技进步奖;研制成功的抗锥虫新药“盐酸锥双净”获国家一类新兽药证书;抗球虫新药“地克珠利”原料药及预混剂共获得3项国家二类新兽药证书,并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球虫病免疫预防苗(DLV疫苗)”为国内第一个获新兽药证书的球虫病免疫预防疫苗。

 我所连续四届被卫生部、农业部、水利部授予全国血防先进集体称号,荣获第五届全国文明单位、历届上海市文明单位和中国农业科学院文明单位。

    研究所将继续追踪国际动物医学发展前沿,加强科技创新,不断增强综合实力,加快建成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现代农业科研院所,为推动我国动物医学科技进步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