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专题专栏» 40周年院庆» 40周年成就展» 教育成就

砥砺奋进四十载 桃李芬芳薪火传 ——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教育40年

发布时间:2019-10-22 来源: 作者: 浏览量: 打印本页

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的召开,迎来了科技的春天,为响应中央多出人才、快出人才的号召,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乘着改革的春风应运而生,1981年经国务院批准,成为我国首批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教育以其分布在全国18个省(市、自治区)的43个研究所为依托,坚持“立足科研、质量为本、科教兴农”的办学理念,形成独具特色的“院所结合、两段式培养”模式,经过近40年的探索和发展,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现已形成包括博士、硕士、留学生和中外合作办学在内的多层次、多类型的人才培养体系。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和农业科技创新培养了大量的高级农业科技人才,他们大都已成为我国农业科技一线的骨干力量,为全国农业科技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中国农业科学院2019级研究生开学典礼

1978年高等院校恢复研究生教育工作,中央有关部委提出“中央各部委和地方的研究机构,凡是有条件的应该积极招收研究生”。根据这一精神,为适应社会主义革命和农业现代化的需要,中国农业科学院于1979年正式成立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首批招收硕士研究生46名。

中国农业科学院首届毕业生

原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办公旧址

原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室旧址

从1985年开始,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在招生类别、教学培养、学科建设、对外合作交流、条件建设等方面不断完善,进入稳步发展阶段,教育产出成果初显。

招生规模不断扩大。1985年,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招收第一批博士研究生10人,1988年试行在职人员以研究生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工作,1991年获国务院正式批准,招生类别不断丰富。博士研究生教育的开展带动了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科体系的完善,至2001年,共设有13个博士学位授予点,35个硕士学位授予点。师资队伍在原有基础上稳步发展,稳定在150人左右,每年开设课程80门以上。

2002年获得招收农业推广专业学位研究生资格,2003年招收第一批专业学位研究生12人。2003年,研究生招生规模比上年增加近一倍,2004-2007年间,以10%的年增长率稳步增长。2007年获北京市教育考试院颁发的招生突出贡献奖,2018年获北京市教育考试院颁发的北京市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工作先进单位。

2006年,经教育部批准,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获得招收外国留学生资格。2008年,招收首批来华留学生11人。2012年获得招收港澳台研究生资质。2013年,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获得教育部批准,首批招生18人;2016年,全日制研究生招生突破千 人大关,创历史新高;当年留学生招生试行“全年接受申请、春秋两季入学”,当年招生132人,比上年增长180%。

建院至今招生规模发展变化情况(按全日制招生全口径统计)

2019年中国农科院首次试点博士研究生“申请-考核制”招生选拔方式。兽医学院作为博士招生“申请-考核制”先行试点,制定了《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兽医学院2019年博士研究生“申请-考核制”招生方案》(试点),在兽医学院及相关7个研究所基础兽医学、预防兽医学、临床兽医学、兽药学等四个专业试点施行。2019年招收各类研究生1722人,比建院之初增长37倍,在读研究生5671人,其中在校留学生518人。截至2019年9月,毕业研究生共计12050人,共授予博士、硕士学位15317人。

培养教学管理体系持续完善。建院初期,实行“两段式”培养,一年级研究生分别去往当时的北京农业大学、南京农学院、西北农学院、浙江农学院、华中农学院、武汉水电学院等院校学习有关课程,第二学年回到各研究所学习专业课、开展科研、撰写论文。1984年开始筹备课程建设,全年自主建设并开设28门课程;初步建立起了教学体系和师资队伍,开始独立组织授课,进行硕士研究生培养。

随着教学培养等条件的不断改善,研究生教育产出质量不断提升。自1999年全国优秀博士论文评选开始,连续三年榜上有名;1999年,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被教育部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评为“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先进集体”。

2002-2019年间,深入推进研究生教育改革,招生规模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培养质量、教学条件、国际合作与交流等方面取得了较大进步。

在农业农村部和中国农业科学院的领导、支持和帮助下,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利用北京地区高校和科研院所集中的地域优势,通过外聘兼职教师的方式为研究生开设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同时,在本院科研人员中选聘了一批专业课、实验课的兼职教师,组建了自己的教师队伍,1985年,开设40余门课程。2012年起,通过实行“大-小”学期制、建立专业课教研室,实行学院制改革等措施,全面提升培养水平。截至2019年9月,全院自主建设课程达到225门,教学体系逐步完善。

2015年成立“兽医学院”、2017年成立“国际教育学院”,发挥优势学科的集中优势,探索新的研究生教育管理体制。实行“大小”学期制,适应农业科研特点需要;在研究所设立专业课教研室,优化课程设置,修订完善研究生培养方案,增加硕博连读比例,全面提升教学培养水平。

学院制改革的丰硕成果——兽医学院

推进教学培养改革

院所共建教研室启动仪式

教学委员会研究重要培养改革

师资队伍不断壮大。定期举办专兼职教师及新聘任导师培训班,提升课堂教学及指导水平;实行网上教学评估,评选年度“优秀教师”和“教学名师”;严格博导遴选,实施导师资格年审制。截至2019年,有导师队伍2167人,其中院士13人、博士生导师727人。现有教师队伍493人,其中中国农科院教师277人,占教师总数的56%。

导师培训班 

教师教学培训班

2018-2019年度教学名师

《加强导师队伍建设,完善学位论文监督体系》被评为北京市优秀示范项目

高度重视思政教育和校园文化建设。经过40年的发展,逐步形成了以立德树人为主线,以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为着力点的思政工作体系,创立了“学术节”、“女生节”、“学雷锋活动月”、“四大讲堂”“一二九合唱”、师生运动会、趣味运动会、师生元旦联欢会等系列品牌学生活动,营造了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培养了一大批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层次人才。通过定期召开研究生院共青团、研究生会代表大会,开展公益活动等形式,加强学生自治管理,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意识。

学科发展由弱到强。1981年和1984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审批,共审批通过了7名博士生导师,5个博士学位授权点,21个硕士学位授权点。现有博士一级学科11个、二级学科51个;硕士一级学科16个、二级学科62个,实现农学门类下的9个一级学科全覆盖。另有5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在2017年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获得4个学科A+、2个学科A-的优异成绩,A类学科数占参评博士一级学科数的60%,居于农林院校首位,A+学科数居全国高校第12位。

中国农业科学院第七次研究生教育工作会议

     

    

      严把“出口”质量关。施学术不端行为检测,充分发挥三级学位管理体制的监督保障作用,实行“初审”、“复审”、“终审”三级审查和责任追究制度,实施“优博论文培育计划”,评选院级优秀学位论文,切实保证论文质量。毕业生年均就业率95%左右,在京区科研单位中位居前列。获得“全国百篇优博论文”4篇,“全国百篇优博论文提名”6篇,“北京市优博论文”2篇。2002年以来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连续多年以农学门类第一名荣膺“中国一流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

学位授予仪式

国际交流取得实质性进展。随着中国农业科学院国际合作的不断拓展,研究生教育开始“走出去”,与美国、加拿大等国的相关大学、机构建立了联系。1985年开始招收出国预备生,1986年开始派出学生到国外攻读研究生。1993-1999年间,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依阿华州立大学先后选送了共计7批112人次的海外学习班来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习“中国农村的发展”等课程。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开展对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发挥了积极作用。

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生与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学生联欢

2003年,首次选派10名博士研究生参与荷兰瓦赫宁根大学的联合培养项目,2004年,与美国德克萨斯农工大学合作开展HACCP培训,举办首届国际HACCP中国高级师资培训班。2006年重新启动了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来华学习项目,共接收学生30人。2007年,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被列为指定接收获得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资格学生的院校。2008年招收首批留学生11人。博士和硕士项目的学习期限通常为3年。授课语言为英语或中英文双语教学。试行“全年接受申请,春秋两季入学”的招生方式。留学生奖学金类型包括中国政府奖学金、北京市外国留学生奖学金、研究生院奖学金和外国政府及国际组织奖学金。

研究生院积极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和农业“走出去”战略需求,以留学生教育和中外合作博士项目为抓手,扎实做好国际教育合作与交流工作。截至2019年秋季学期,在校生规模达518人,其中博士467人。留学生来自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和大洋洲的57个国家,分布在全院31个研究所、40个学科专业。毕业留学生343人,其中博士285人,硕士58人。近三年有7名博士生获得中国政府优秀来华留学生奖学金。

中国农业科学院留学生生源来自5个大洲57个国家(橘色部分为生源国)

留学生参加北京市相关活动

留学生参加中国农科院运动会

留学生参观农业科技园

2019届留学生合影

党的建设成效显著。研究生院党委自1994年成立以来,始终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充分发挥党委在建设一流学科和一流研究生院中的领导核心作用,推动各项事业快速发展。研究生院党委3次荣获农业农村部“先进基层党组织”,7次荣获中国农业科学院“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其中2017年同时获得农业农村部和中国农业科学院“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1991年以来,每年组织开展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累计培训3700余人。建院至今(截至2019年7月),共发展党员1656人,其中教工党员25人,转正党员1473人。

研究生教育条件保障不断改善。在农业农村部等上级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学基础设施条件逐步好转。1987年10月,研究生院4800平米的教学办公楼竣工并投入使用;1991年12月,农业部拨款建造的3300平米的宿舍楼竣工交付使用;2003年研究生院教学楼建成,建筑面积3518平方米,电教室、语音实验室、生物技术实验室、计算机室、生化实验室也有先后建成并投入使用;2010年新研究生宿舍楼竣工并投入使用,建筑面积15500平方米,研究生的教学设施和生活条件得到很大的改善。

研究生院的机构设置从建院初期2个处室发展到现在11个处室,人员队伍从1994年批复编制55人到现在管理人员100余人。在办学条件建设方面完成了历史性跨越,为广大农科学子潜心科研、勇于创新提供了硬件保障。国家农业图书馆拥有馆藏文献210万余册,33万余种,建有数据量80G以上的大型农业科学数据库。从1个中关村校区发展到中关村、马连洼、哈尔滨3个校区,从借用的临时板房宿舍发展到自有5万平米公寓,从“农场大教室”发展到具有先进设备的多媒体教室。

中国农业科学院国家农业图书馆

研究生1号公寓楼

学生食堂

精品课堂教室

满足现代化教学的教学楼

培训中心服务乡村振兴与科教兴农。依托国家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平台,中国农业科学院于2014年6月成立培训中心,由研究生院负责中心的管理和运维。培训中心成立以来,充分发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科研国家队”在人才培育、科研力量和成果转化等方面的资源优势,不断完善培训教学条件及设施,加强教材课件开发和课题研究,拓展培训基地建设。

培训中心是中国农业科学院批复的唯一面向社会提供教育培训服务的机构,培训中心积极执行、落实中国农业科学院乡村振兴及科教兴农扶贫工作部署,从院内与院外、国内与国外双向市场开展高端培训和项目合作,全力构建中国农业科学院的科技知识转移平台、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和科技-经济-社会合作平台,在教育培训、研究咨询、会议服务、企业孵化等多方面确立独特的培训和咨询服务优势。根据国家乡村振兴战略,2018年12月25日,成立“中国农业科学院乡村振兴学院”。

建设独具特色的培训基地

落实院党组扶贫工作部署——阜平举办实用技术培训班

深入推动院地合作助力乡村振兴

未来展望。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教育将继续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致中国农业科学院建院60周年的贺信中提出的“三个面向”、“两个一流”和 “一个整体跃升”的建设要求,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落实国家教育规划纲要任务,紧密围绕中国农业科学院“建设世界一流科研院所”的战略目标,持续深化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以服务科技创新需求为导向,更加突出人才培养规模、质量和效益,更加突出培养模式转变,更加突出体制机制创新,更加突出结构调整与优化,更加突出国际合作与交流,全面统筹和调动优质科教资源,充分发挥各研究所学科、平台、基地和人才优势,促进科教融合、协同创新,为乡村振兴战略和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培养更多高层次优秀人才。